全站儀在土地測量中的應用,可以結合程序功能,省時省事,一些應用技巧,有待進一步開發總結;對于程序功能,我們有必要探究計算方法,保證正確應用。
關鍵詞:全站儀、功能、土地測量、數據、管理、導線、測算、面積、編碼、宗地、校正、優點。
全站儀越來越普及,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全站儀的功能不僅是早期只能測原始數據(水平角、豎直角、斜距),計算坐標、平距、高差、方位、坡度等;而是有了長足進步,計算能力越來越強,程序功越來越豐富適用,操作越來越圖文并茂。很多之前要用計算器或計算機來計算的工作,現在可以直接在全站儀上調用程序功能來計算。現結合我們單位使用的尼康DTM-500系列全站儀的心得體會,整理一些應用小竅門,以期拋磚引玉,從同行處學到更多應用技巧,更好地完成土地測量事務。
一、 數據管理
全站儀中可以建立多個文件,用于存放不同地塊的數據。我們設置了一個文件作為控制文件,在計算機中調出我們嵩明常用的控制點數據,用EXcel編輯成儀器能接收的格式,傳送到儀器中,長期保存。后續在測處業時,一般我們都不用再帶已知點成果表,到現場架設儀器,對中整平后,建站時直接輸控制點名號,如果當前文件中沒有此點數據,儀器會自動到控制文件中檢索查取調用到當前文件。
帶*表示當前打開的文件
帶@表示控制文件,只能設置一個
這種做法的優點是:
1、 外業不必帶紙質成果資料,避免有時現場風大或有小雨,資料不便查閱;
2、 減少輸數據煩瑣環節,避免念錯或輸錯數據,測取到問題成果。
在外業測量時,可以有選擇性地存貯原始數據或坐標數據,也可以兩種數據同時存貯,這樣如果測站點搞錯了,回來后可用原始數據來校正,得到正確的坐標數據。
二、 導線測算
有時測完導線,等不及回來作平差計算,就要應用新測導線點坐標數據,去測相關地塊的資料。這就逼著我們現場計算,可以應用全站儀中的導線計算功能。
先把各方向的水平角HA(前視方向和后視方向間的夾角)、豎直角VA、斜距SD取均值,再根據
平距HD=SD*sinVA
高差dVD=SD*cosVA+h儀+h覘
進入導線計算功能
按提示輸入測站點(P1)和后視點(P2)點名號
輸入HA、HD、dVD
即計算出前視點的坐標,這實際是應用公式
X=HD*cos(HA+后視方向方位角)
Y= HD*sin(HA+后視方向方位角)
Z=Z測站點+dVD
依此類推,把導線中所測的點坐標均計算出來,最后把坐標閉合差或附合差按各導線邊長作簡單分配,即可很好滿足我們宗地測量精度要求。
這種做法和計算器計算相比,優勢如下:
1、 只需輸入起始測站點和后視點坐標數據,其它點數據計算出來后,存入儀器,后續要再用時,只需輸點名號調用即可,避免頻繁輸入數據時常出現的聽錯或輸錯。
2、 降低計算過程煩瑣程度,非測繪專業人員也可計算。
三、 面積測算
我們有時用地、法規、地籍聯合現場辦公,地塊測完后,即可計算出其面積等資料,后續再補圖件,這時可用全站儀面積計算功能。
如圖所示,我們可以按任意順序測存地塊各界址點數據,計算時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輸入界址點名號,輸完后再《ENT》鍵確認,即可計算出地塊面積和周長,這些數據也可記錄入儀器內存。
這實際上是任意圖斑及多邊形面積計算方法
任意封閉圖斑及多邊形面積計算的原理:將任意封閉圖斑及多邊形位置關系換算為相應數學(測量)坐標,再根據坐標利用梯形圖塊面積計算圖斑及多邊形面積,從而得到任意封閉圖斑及多邊形面積。
1、計算方法:
任意封閉區域總是可以分割成有限個任意小的梯形圖塊,因此,任意封閉區域的面積 ,式中Si為分割的任意小的梯形圖塊面積(i=1,2,…n)。
求封閉區域(多邊形如下圖)ABCD的面積 ,其具體方法為:
(1)對封閉區域(多邊形)的界址點連續編號(順時針或逆時針)ABCD,提取各界址點的數學(測量)坐標A(X1,Y1),B(X2,Y2),C(X3,Y3),D(X4,Y4);
(2)多邊形ABCD的面積就等于4個梯形圖塊(ABB1A1、BCC1B1、CDD1C1、DAA1D1)面積的代數和。
任意圖斑及多邊形計算面積
則任意多邊形ABCD的面積P為:
P=ABCD= BCC1B1+ CDD1C1+ DAA1D1- ABB1A1
=[(Y1+ Y2)×(X1-X2)+(Y2+Y3)×(X2-X3)+(Y3+Y4)×(X3-X4)+…+(Yn+Y1)×(Xn-X1)]/2
2、計算要求
① 計算過程中應順同一方向依坐標點逐個計算相鄰兩點連線與任意水平線構成的梯形面積,坐標點不得有遺漏。若多邊形包含內多邊形(洞),則該多邊形面積為外多邊形面積減去所有內多邊形面積之和。
② 計算所有梯形面積的代數和即為該多邊形的面積。
這種做法的優點是
1、 現場測完即計算,方便用地適時調整;
2、 輸放點名號調用數據即可,無須讀取再二次輸入數據到計算器,也不須輸入坐標等大量數據。
四、 宗地放樣
有時根據用地單位擬用地面積,以路沿等為參照,在實地放樣測設界址點位。常規是用手持測距儀或小鋼尺量出離路沿等的寬度,確定起點,定下來后再以點為基準,往其它方向延伸,測設出界址點位。
如測取路沿點的坐標,再根據規劃用地離路沿的縱橫向距離,用全站儀起點坐標,采用坐標放樣方式,會省事很多。
就圖中2pt參考線來說,這是利用已知點P1、P2兩點的坐標,計算出P1點和A點連線的方位角AZP1-A,再根據P1到A點的距離HDP1-A,計算出A點的坐標。A點和B點的方位角AZA-B,由AZP1-A加90°計算得出,再以A點坐標為起算,根據A點和B點間距離HDA-B和方位角AZA-B,計算出B點坐標。
XA=XP1+HDP1-A*COS AZP1-A
YA=YP1+HDP1-A*Sin AZP1-A
XB=XA+HDA-B*COS AZA-B
YB=Ya+HDA-B*Sin AZA-B
這種做法的優點是:根據地塊面積、規劃資料、周邊用地情況,先行用儀器計算存儲新征地塊各界址點坐標,再用放樣的方式輸界址點名號在實地測設。
五、 編碼測量
界址點測量,如點位密集,現場電子平板能避免出錯,但外業帶筆記本電腦或PDA麻煩,操作時因有電纜連接而磕磕絆絆。如果風吹沙子進入筆記本電腦鍵盤,按鍵就會失靈;如果遭小雨淋,會造成短路。PDA顯示屏過小,放大一個地物不全,縮小無法辯別地物,且在外因陽光等影響看不清楚。畫草圖也麻煩,且易漏錯。全站儀都有編碼測量功能,在測量前先分類定義編碼到0~9十個鍵上,測量時按現場地物類別,按相應鍵,測得數據記錄時,會自動加入編碼,再事先定義的編碼上再加少量序列號,回來把數據傳入計算機,每一個數據對應的地物點了然,有助于我們識別編圖。
一些成圖軟件具有編碼成圖功能,直接把0~9十個鍵定義為自己單位所用軟件能識別的編碼,在編圖時會省一些工作量。
這種做法的優點是:事先定義編碼,外業測量時只需作簡單修改(如加序列號),事半功倍。
六、 指標校正
全站儀使用一段時間后,因運輸等振動影響,2c值、指標差難免會偏大,電子氣泡也有可能會偏大,如果送修校,要費時間、花精力、出費用,還有可能影響工期。實際上偏差如果在3分以內,可以用全站儀自帶的校準程序,校正這些參數指標,保證儀器正常使用。
進入校準功能,按照儀器提示盤左瞄準目標,按《ENT》鍵,再按提示盤右瞄準同一目標,按《ENT》鍵,再按《ENT》鍵,即校正了這些參數項。如果檢查仍然偏大,重復此過程,校準到規范許可范圍內為止。
這種做法的優點是:不須費時、費力、費錢送調校,自己在作業現場即可處理,也不會因儀器送修校而延誤工程進度。
全站儀就象計算機硬件,裝不同的軟件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內置的程序未開發出來的功能還很多,希望有心的朋友能提供經驗交流,心得線享,避免技術人員走彎路重頭摸索。